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哀...寫在學術研討會之後


為了促進學術上的交流,
東南亞與華神每年固定舉辦兩次研討會,
通常上半年是在華神,下半年則移師台神。

一般來說,
華神的起步稍慢,
這幾年才開始進行這一類型的研討會,
而東南亞由於擁有神學博士與神學碩士兩個學制,
加上老師方面相對整齊的素質,
在校際研討會裡,往往佔上風。

但今年的兩場研討會,
已經漸漸感受到他們學生的殺氣,
反而我們東南亞卻有著嚴重後退的現象。

是我們學生素質變差嗎?
我相信不是,制度才是最大的兇手!

就一位神碩生來說,
從道碩進入神碩,最大的差別在於讀書的態度!
畢竟神碩是屬於學術上的再進修,
雖然不到博士班的要求,
然而基本的訓練歷程是一樣的,
應該要有自我鞭策的認知,
也可以說是對自我學術養成的一種堅持。

因此,過去的學生,普遍有「拖報告」的現象,
既是對品質上的追求,也是對自我負責任的展現。
當然,拖久了之後,最典型的結果就是沒交,沒畢業!
為了督促這一類型學生,提高他們的畢業率,
學校這學年施展鐵腕,
要求學生在學期結束後一個月內繳交報告,
果然,大家都交了,可是也失去了品質。
這次報告的同學甚至為此一度想放棄上台...

其次,將神碩課程轉為道碩第四年的想法也是兇手之一!
神碩的課程安排,本來就是一種窄化的訓練取向,
作為大學基礎課程的道碩才應是通識性的訓練,
但現在卻是將道碩應學習的課程延伸到神碩來,
而神碩的主修科目卻降到總課程的三分之一,
這是很奇怪的制度思維與安排。
結果,華神神碩一年級的新生,
拿著麥克風口沫橫飛地談著他的主修時,
就看著東南亞的學生低頭不語...

雖然有學姐認為東南亞和華神的神學取向差異極大,
似乎沒有交流的必要,
但我認為即便差異這麼大,
這仍是一個可以鞭策自己的機會,
也是在台灣荒漠般的神學學術環境裡的一絲甘泉。

或許,華神至今仍無法成立神學博士班,
但有著神學博士班的東南亞,
還能夠俯視多久?
會不會再一兩年,我們就必須仰著頭跟人家說話了呢?

2 則留言:

Pei-En 提到...

鳳眼說:神學夢在研討會上哀悼中。
梨窩說:惜惜,大家早點畢業是件好事。

Struggle‧Beyond 提到...

還好啦!
沒這麼誇張,
只是對台神、東南亞仍有份牽掛,
畢竟曾經努力過,曾經付出過,
這仍是我的母校,我仍引以為傲!
我期待他更好,我也相信他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