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記上17:17-24
在《末日小鎮》這本書中,提及了做決定的困難:到底標準該擺在哪裡?我到底是憑藉著什麼來下決定?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裡,從買房子、買車、前往國外工作等重大決定,直到喝哪一種影料、剪什麼樣的髮型,我們分分秒秒都在做決定,而像《末日小鎮》中的問題,則是少見地關係著好幾十人甚至好幾百人生命的大問題。
因此,我們慢慢發展了不同類型的倫理學教育,例如醫學倫理、商業倫理、航海倫理等等,期待在概念化與理論化中,能減少抉擇的錯誤。今天,我們便是要通過這段經文,再一次來思考抉擇這件事。
在上週,我們說到上帝對於以利亞的訓練,是從被動的接受到主動的祈求、主動的倚靠。原本只有靜靜聽上帝的話—躲在溪邊,喝溪水、吃烏鴉咬來的餅和肉。後來,自己要開始對上帝有信心,還要堅固別人,也就是幫助這位寡婦對上帝有信心,特別當這寡婦的孩子病危時,更要學習挺身對上帝主動提出祈求。
但為何要這樣訓練呢?原來是要他去對抗當時以色列人普遍敬拜巴力的風氣,尤其是主其事的以色列王亞哈—雖然他曾下命對以利亞格殺勿論。於是,以利亞來到了亞哈王面前,他要求亞哈王將所有敬拜巴力的先知以及其他神明的先知,全都叫上迦密山,同時也要以色列百姓一同上山,他要通過求雨的儀式,來分別誰才是真正的上帝。
換言之,三年沒有下雨,目的正是為這場求雨儀式鋪路,盼望通過這個儀式可以凸顯,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上帝。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以色列百姓難道忘了耶和華上帝曾帶領他們出埃及,又入迦南地嗎?怎麼會不知道誰是真正的上帝?
其實人的記性真的很差勁,這可從報紙版面的低重複率得知。所以當時包括亞哈王在內的這些以色列百姓,兩邊都拜,既拜耶和華,也拜巴力,只要哪一邊對他們有利,他們便向那一邊靠攏。
對這些以色列百姓來說,沒有放棄耶和華上帝是因為這信仰源自於他們祖先的遺傳,是為了祖先的緣故,不是對象的問題,而不拒絕巴力,則是由於巴力作為當地的傳統農業神明,在不願破壞和諧、努力入境隨俗的社會化過程中,以色列百姓接納了這樣的風俗,進而吸納相關的價值體系。
為此,以利亞才如此坦白地跟他們說:你們不可以兩邊都拜,若是巴力是真正的上帝,就去拜巴力,若耶和華是真正的上帝,就應該要來敬拜耶和華(v.21)。
百姓們同意嗎?顯然沒有,沒有人願意做出決定,因為不做選擇就不需負責。做了決定,就意味著表明了我的立場,一旦立場表明後,當然要為著我的立場來承擔後果。既然如此,幹嘛這麼笨?七早八早就掀底牌給對方看?怎麼不等結果出來後,才決定最好的一方呢?
所以當以利亞說,「不然這樣好了,巴力的先知和我來比賽求雨,若誰贏,誰的上帝就是真的」時,以色列百姓馬上接著:「好,就這樣辦!」你看,這是怎樣的心態?投機,不是嗎?他們要挑有利的,卻不要負擔過程的風險:耶和華上帝和巴力先比一比,結果出來,再做決定。
事實上,這樣的投機心態我們幾乎都有:表面上看來是對做決定的掙扎,實際上則是一種逃避抉擇的投機藉口!換言之,我們正如以色列百姓般,在耶和華上帝與代表我們內心意願的巴力間拉拔,因為這些工作、經濟、家庭或學業等藉口,都可能成為和上帝對抗的巴力。
簡單來說,我們是一直在找我們要的上帝,而不是去認識那位創造,又救贖我們的耶和華上帝。十誡的第一誡這麼說:除了我,你不可有別的上帝。
這很有意思,除了上帝以外,果真還有其他上帝嗎?既然沒有,為何要如此強調?顯然就是有人曾將其他東西當作上帝,因為只要影響力超過耶和華上帝的任何東西,都可能成為我們的巴力。
因此,作為基督徒,我們是過著不斷掙扎的生活!畢竟那是兩種不同價值觀的掙扎,我們必須不斷做出決定,到底是合於我的利益的巴力?或是合於耶和華上帝的價值觀:行公義、好憐憫,謙卑與你的上帝同行?
期待將來的那一天,我們也能聽見上帝這麼對我們說:你這個忠心的奴僕,我已經為你預備了公義的冠冕。(08.06.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