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預備...



去年的這個時候,上帝給了南非進修的呼召,
然而今年的南非,發生了難以想像的暴動。

到底,上帝你的旨意為何?

仍然去嗎?
雖然還有半年,
但,你還會轉彎嗎?

每一次的轉彎,就意味著生命的嶄新成長,
這一次是否還有轉彎,我們真的不知道,
然而,在明確得知轉彎以前,
我們的目標,將仍聞風不動!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迎向主動的生命




列王記上17:17-24


每一次在預備講章時,我都會試著抓出該段經文與上下文之間的關連性,然而初次閱讀這段經文,卻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

試想,上帝於十七章開頭興起了以利亞作為先知,針對亞哈王敬拜巴力神明的事實提出警告:這幾年間,若沒有我的禱告,將不會有雨降下。到了十八章,果真發生了以利亞與巴力祭司的鬥法,顯然,這是上帝通過以利亞來修理敬拜巴力的亞哈王的敘事。那中間為何要夾雜著這個寡婦的故事?明明就是以利亞和亞哈王、耶和華和巴力的戰爭,干這寡婦何事?

一般來說,聖經不會無緣無故紀錄某個事件,任何的記載必然有其敘事上的需要,所以這段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只是單單記載著神蹟嗎?或許從主日學起,這一類的先知故事,總是脫離不了神蹟;在我們的印象中,不管哪一位,以利亞、以利沙、以賽亞,似乎只要是先知,除了預言,就是神蹟。但這裡真的只是神蹟記載嗎?當然不!這寡婦的故事,其實要從十七章的故事群組來理解。


當以利亞去警告亞哈王「天不再下雨」後,上帝將他藏在溪邊,早晚差遣烏鴉咬餅和肉來餵他,直到溪水枯乾為止。接著,上帝吩咐以利亞去找寡婦。以利亞聽從耶和華的話,前往外邦跟這位寡婦要食物和水,寡婦幽幽的說,「我只剩一丁點,乾脆煮一煮,我和我的孩子與你,一同吃喝,若真要死,就死掉算了!」不料,以利亞卻強調:「上帝曾吩咐,這個甕裡的麵粉,和瓶裡的油,直到雨下來前,都不至缺乏」。後來事情真的照著發生了。


可是,當一切都非常順遂時,這寡婦的孩子竟突然生病。寡婦理所當然的將這個問題歸咎於以利亞,認為是因著他的到來,導致上帝將她過去所犯的罪報應在孩子身上。一時間,以利亞也不曉得該如何是好,只好將孩子抱上樓,放在床上,問上帝說:「真是我害了他嗎?是我讓這孩子過世的嗎?」以利亞連續三次伏在孩子身上,為他禱告,因為他和這個孩子住的這段時間,已經培養了相當的感情了。結果上帝應允他的禱告,讓這孩子活過來。

在整個故事群組裡,我們看到上帝給以利亞的是階段性學習。當以利亞去找亞哈王後,是上帝將他藏了起來,更是上帝為他預備食物和水,他只是被動的接受,是上帝為他預備一切。之後,他前往寡婦那裡時,雖然也是被動地接受上帝的命令,但他已經開始要為自己負責,至少必須面對著可能沒有食物的考驗。最後,這孩子的過世,完全不在他意料之內,從他對上帝的回應可以猜測,當時的以利亞幾乎是驚慌失措的。畢竟過去都是上帝為他預備一切,他既不需運籌帷幄,也不需扛壓力。可是這次,上帝沒有說話、沒有作為,面對孩子的死亡,他腦袋一片空白。

很明顯地,這是一種成長的考驗:到底上帝的旨意是什麼?為什麼會讓我遇到這樣的事?以利亞決定呼求上帝:「耶和華我的主,求你讓生命再一次進入這孩子的身上」。這個呼求,是一種態度的轉變—從被動的個性,轉變為主動的個性;以利亞必須學習主動呼求上帝,而不是在那等候上帝的作為。雖然他完全不曉得上帝的旨意是什麼,但當他呼求時,上帝將會顯現祂的答案,讓他瞭解什麼是祂的旨意。

可以說,上帝通過這三次的經歷,為的是讓以利亞學習主動的個性,也就是主動對上帝的倚靠。因為以利亞馬上要面對巴力的挑戰,他必須對上帝有信心,必須堅定的倚靠上帝,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被動的回應。因此,神蹟的發生,是對門徒訓練的一種認證: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換言之,這一整段關於以利亞的記載,最核心的重點不在於神蹟的發生,乃是人的改變;是因著人的改變,神蹟才有意義。對上帝來說,人的改變才是最大的神蹟!

「遇見主,就必得到豐盛的生命」!很多時候我們不清楚為何會發生這些事情,如同寡婦一般,不知道孩子怎麼會死亡,甚至將其歸為罪惡的報應,然而當我們能學習倚靠上帝,學習從被動的接受走向主動的承擔時,祂將必然改變我們的人生,讓我們擁有更寬廣生命來面對接續的任何挑戰!(08.05.25)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內灣探路...



今年的夏季學校,
我們想嘗試做台灣四大族群的介紹。

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化議題的帶動,
使得大家對於在地文化的關注逐漸變淡,
而族群間的差異則在有意無意間慢慢模糊。

另方面則是為了幫助孩子們建構歷史記憶,
尤其這幾年族群議題的不當炒作,
已經污名化了各個族群的特有色彩,
使得族群的強調背負著一種難以理解的原罪,
似乎提起族群,就意味著撕裂,
這對孩子實在是難以承受的重!

所以,我們試著以眷村、閩南、客家、原住民,
來作為台灣四大族群的想像對象,
當然這樣的劃分有些粗糙,
畢竟經過正名的原住民已有十四族,
而以姻親來台的越南籍、中國籍等新住民也不少,
還有其他通過工作、移民來台的人士亦逐年增多,
不過,為了在短短四天裡進行更深入的介紹,
我們只能著重於這四個主要族群的認識。

而在夏季學校的最後一天,
我們想要來趟戶外教學,
去實際體驗客家族群的生活。
為此,前後跑了兩趟客家景點探路:內灣、北埔。
原本以為北埔的DIY擂茶,
可以讓都市孩子們有動手的機會,
但去了北埔才發現,
整個北埔的景點幾乎都是廟宇,
而且除了擂茶,好像也真的沒有其他事可做。
相較之下,
熱鬧的內灣似乎是比較恰當的地點。


這就是內灣車站(典型遊客--謝謝吳媽一家的配合),
原本因著市鎮沒落而預備拆除的車站,
在漫畫家劉興欽的奔走努力下,
不僅存留下來,還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



我們去的那天,剛好是五一勞動節,
人潮擁擠,短短幾個小時,整條老街已經塞滿了人。
當然,老街的特色就是有著許多值得留戀的小吃...


這是在老街裡頭唯一販賣擂茶的店家,
帥氣的老闆對於自家擂茶品質相當執著,
在我們苦苦哀求下,才勉強賣了我們兩杯冰沙擂茶...
(為什麼啊?哪天再寫一篇專論來介紹!)


這個呢,則是當地相當有名的「野薑花粽」,
這家是不是老店,我不太知道,
可是粽子非常香是真的!
你看那位把錢舉的高高的鄭媽媽,
就知道它的好吃的確名不虛傳!
老街的確有著許多好吃的小東西,
可是我們最感興趣的還是這個地方--劉興欽漫畫發明館。
裡面珍藏了許多劉興欽的發明與漫畫書,
雖需收門票,但換來了品質,倒是非常值得。


坐在滿是樹蔭的亭子裡,吹著山間微微的涼風,
妳可以隨意翻閱著充滿歲月痕跡的經典漫畫,
也可以懶洋洋地享受五月的紛飛白雪--油桐花!
這是屬於內灣特有的悠閒,
與北埔安靜、平淡的愜意不大一樣。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聖經與文學



對我們長老教會的孩子來說,
面對聖經閱讀的裹足不前,並非在於難或簡單,
而是無趣:這老早就聽過了,有什麼好查的?
特別是對於某些從小聽到大的「經典」故事,
光提到經節,胃口都倒了一半,如何繼續探究?

為此,昨天在大專中心做了場專講,
題目就做叫「你所讀的,你明白嗎?」
內容安排上分為上午與下午共四講。
早上的第一講,主要是以文學的溝通理論為起點,
試著在語言學、詮釋學的基礎上進行閱讀理論介紹。
第二講則借用Sheffield University的Prof. David Clines,
在去年前來台灣中原大學演講的其中一份資料,
介紹關於大家最熟悉的詩篇23篇的多元進路討論,
包括修辭批判、解構主義批判、唯物主義批判等等。
而下午的兩講則著重於敘事批判的背景引介與實務操作,
先帶著大家從大衛與米甲的人物刻畫去品嚐敘事的力量,
再試著讓每一位成員能藉著解經導引來嘗試比畫比畫。

說實在的,
我真的喜歡看到孩子們眼睛亮起來的感覺,
那是一種對於更進一步瞭解、更深一層認識的渴望,
我也喜歡聽孩子們敞開心胸,不被傳統禮教束縛的發言,
那是出於內心,真實面對人性的一種信仰掙扎!

我相信,上帝的大足以讓我們毫無顧忌的挖掘經文,
上帝的大更允許我們在不斷拆毀中去重新建造自己!

為什麼害怕走丟?
作為社群性閱讀的經文,如何可能會走丟?
難道這個社群是一種表象式的戲劇?
僅只營造一種歸屬的幻象?

為什麼害怕失敗?
進入經文的社群性閱讀,如何可能不失敗?
難道上帝的道路是永遠平坦的康莊大道?
但如果每次的失敗都讓人更靠近上帝,那這還叫失敗嗎?

我相信,我們的上帝是大的!
正因為祂的大,所有的正統都只是不同程度的異端,
然而因著祂的信實,這些異端慢慢地組成了和諧的合聲!

你真的以為你可以掌握住上帝的全部?
你真的以為你已經把握了最核心的部分?
或者,你其實以為上帝已經完全在你手心?
若非,你為何如此擔憂?

當然,這樣的挑戰對於孩子們不可不謂沈重,
但信仰與生命歷程究竟是成正比的,
不斷的衝突,也意味著生命的不斷豐富!
孩子們,加油!
這是一條通往上帝國的窄路,
沒有眼淚,也就沒有隨之而來的喜悅!
讓我們一同學習奔向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

*********************

最後還是要小小唸一下!
每次進行這類型的活動,
總是可以看到後面一堆人走來走去,
這些人可能包含著同工、高階輔導,
還有受其影響的學員...

我不懂,
為什麼只有學員需要學習、聆聽?
難道這些高階輔導、同工不需要嗎?
就因為掛著「輔導」、「同工」的牌子,
便意味著位階上高學員一等,
知識上也高他們一截,
所以不需參與其中?

這次的講座當然還是有上述的毛病,
但至少多數的輔導都與孩子坐在一起,
陪著他們一起討論,一起研究,
沒有擺架子,沒有使臉色!
我滿感動的,
畢竟這本身就已經是「社群性」閱讀的最好示範!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接納的藝術



路加福音15:11-24

這是我們熟悉的一段經文,但正因著太過熟悉,我們不再仔細審視經文,反倒以印象、記憶來面對。如同我們慣性地稱之為「浪子的故事」,意思是關於浪子離家以及回來的記載。然而,這孩子真的是浪子嗎?事實上除了標題外,經文沒有一處提及他是浪子--別忘了,標題都是後人加上的!那麼為何我們仍稱之為浪子?

有位青年在欣賞完這齣經文改編的戲劇後問道:這孩子的作法有錯嗎?為何他被如此醜化?這位心理系的學生,藉著Maslow的需求理論指出,小兒子不只不是浪子,他還是位非常棒的青年楷模!根據Maslow的說法,人的一生有五大需求層次,依序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社會關係的需求、肯定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特別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馬斯洛認為是最重要的層次,因為透過不斷嘗試、冒險與失敗的經歷,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人生。而這正是小兒子所試圖挑戰的。

你看,他為了自我的實現,勇敢離開溫暖的家,勇敢面對危險的環境、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這,難道不是當代父母所殷殷期盼的嗎?一位獨立、勇敢、有理想又不怕失敗的青年!那麼他還是浪子嗎?或許「放蕩」是繼續稱他為浪子的好理由。可是,錢花光就是放蕩嗎?誰創業不需要冒險?況且在一個不景氣的社會—鬧飢荒,誰能夠保證穩賺不賠,沒有任何風險?這小兒子會不會僅僅是沒機會又倒楣的傢伙?

的確,這似乎也是一種極具時代性和處境性的閱讀!只不過,這樣的視角讓閱讀失去了上下文的脈絡性,亦即所謂情境的掌握,以致這個比喻成了文本的孤兒。換言之,從前面失羊與失錢的比喻來看,這個故事的重點不在小兒子,耶穌不是要去讚美這個孩子有多好的自我成長,耶穌的重點乃在於父親處理孩子失落的心態。

依據猶太律法,財產必須等父親過世後才能分配,而兩個孩子的家庭,大兒子能擁有三分之二,小兒子則為三分之一(申廿一)。若父親仍在,財產雖可分配,卻僅只於過名,孩子沒有買賣的權力。這樣的作法,為的是保障父親能安享晚年,不致造成孩子變賣家產,又驅趕親人的悲劇。因此,故事中的小兒子即便分得財產,但應該還未有實質的錢財。

可是為何v.13說他有可以收起來的一切?注意「過了不多日」的敘述,原來他早已在這幾天裡偷偷換了現金!這清楚表明,小兒子完全不將律法規定放在眼裡;在當時保守的社會裡,孩子不聽父親的話,甚至將不該得的財產全部帶走,是對家族極為侮辱的事情,讓整個家族蒙羞,並且這樣的作法也表明與這個家族完全斷絕關係、放棄原有的身份與相關的一切。換言之,這小兒子此時已經與這個家族毫無關係了。

然而,父親卻沒有放棄與小兒子的關係。第廿節說,「相離猶久遠,伊的老父看見伊,就憐憫伊,走去抱伊的頷頸,直直給伊唚」。這意味著父親不僅沒有放棄,他還一直站在門口等,等這個孩子哪一天會回來。而當孩子身影一出現,他是主動跑過去抱他,連連與他親嘴。顯然父親不只接納,更是非常歡喜的接納。

這個擁抱是很有意思的動作,原本小兒子的打算是回來懺悔,但父親用擁抱的動作來表達他無條件的接納。仔細想想,擁抱其實是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對父親而言,他所抱的,是不斷對他造成傷害,不只欺騙感情,也欺騙財產的孩子,可是他既沒有考慮自己面子與裡子的問題,也沒考慮這孩子剛從豬寮回來,全身髒兮兮的醜樣。他沒有任何的猶豫,不管旁邊是否有人在看、是否有人在笑,他就是直直地跑過去,將孩子抱個滿懷。

這是完全的接納,沒有任何條件、任何前提,不是要你先道歉,我才接受,也不是要先有公義,我才接納—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在父親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決心,決心要等他回來,決心要主動來接納。這其實是我們信仰的重要基礎,因為它不僅用來比喻上帝對我們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作為我們學習的目標。我們社會教的是公平,人家怎麼對我們,我們就應該怎樣回應;然而我們信仰教的是接納,人家怎樣對我們,我們不一定要怎樣回應。因此,什麼是接納的藝術?單單就是決心去作!(2008.02.03)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築夢...


「你要去南非啊?宣教嗎?」
這是每個知道我們要去南非的人,最普遍的反應!
南非,在非洲境內,而非洲便意味著宗教文化的沙漠,
所以去了非洲的南非,唯一也正當的理由就只有宣教了!

「不!我要去讀書!」
大大的眼睛與合不攏的嘴巴,是這句話最普遍的反應!
南非,在非洲境內,而非洲便代表著相對落後的世界,
所以去了非洲的南非,不可能也無法想像的就是讀書了!


***********************

去年六月,應鄧老師之邀前往他們家作客,
席間,談及東南亞畢業之後的未來方向,
珮恩打趣的說,「乾脆去南非好了!」

雖然是句玩笑話,卻也表露了我們內心的意象,
沒想到來自瑞士的鄧師母眼睛一亮:「好主意!!」
匆匆吃完豐盛的晚宴,鄧老師三步併做兩步地飛奔上樓,
打開電腦,連上網路,很快地把學校的資料遞給了我們,
就這樣,南非成為我們築夢的可能!

「這會不會只是一時的衝動,欠缺考慮呢?」
衝動當然是有,但南非作為歐陸的長期殖民地,
本身早有著相當完善的學術養成教育與環境,
這可由鄧老師從語言到神學的十八般武藝證明!
其次,南非作為非洲大陸的一部份,
她的物價指數遠低於歐美各國,
就算被視為高消費地區的Stellenbosch,
也差不多是台北、高雄的消費水準而已。

借用3C的術語來說,這是C/P值相當高的投資!
能透過相對低廉的費用取得相對高等的學術資源,
的確是非常值得築夢的地方!
不過,既是築夢,也就有踏實的必要。
目前在鄧老師的推薦下,已與神學系取得入學的默契,
並且大致確認了可能的指導教授:Prof. Jonker,
未來半年除了台神與東南亞的學歷認可需努力外,
還需盡力完成Unisa的Hebrew課程,
同時與Prof. Jonker的聯繫也要開始進行...

盼望,明年一月能順利啟程,
讓回家的路早日浮現,因為出去為的就是回來!

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祂的意念



出埃及記2:1-10

一般來說,我們閱讀聖經往往是從最熟悉的角度出發,而這個最熟悉的角度,不外是傳統賦予的經文概念,特別是經文的標語。

可是聖經學者告訴我們,早期的抄本並沒有這些標語,它們是後來為了幫助聖經閱讀所添加的,因此一旦過度倚賴標語,或是從標語所衍生的傳統解釋時,便容易造成閱讀上的限制,以為聖經只有這麼一個理解角度。其次,這些早期研究聖經的修士多以男性為主,他們的思維取向也常因性別而有刻板化的現象。所以,今天我們的閱讀,將試著從經文著手,而非標語。

仔細觀察這段出埃及記的經文,摩西顯然不是主角,利未人的太太、太太的女兒,以及法老王的公主才是,而主要內容則是這位利未人太太保護孩子的決心。根據法老王的命令,一切以色列的男嬰都必須滅絕,以避免形成埃及未來的威脅,因此,這可說是從一位母親保護自己孩子的決心來開展的敘事。

只是整段故事的記載與連結似乎存在太多偶然的因素;試想,真的可能藏匿一個孩子三個月不被發現嗎?而當這孩子被用籃子放在水裡時,怎麼如此碰巧遇到法老王的公主來洗澡?並且這麼剛好去看到這籃子?最難以想像的是,這位公主竟然沒遵照父王的命令將孩子殺死,也沒使這位以色列婦女和她的女兒一同下監?甚至反過來夥同這母親與姊姊一起抗命?

世間果真有這麼多偶然的事件同時發生?所有的偶然還都以必然的相貌出現?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希伯來聖經很特別的一種記載方式,藉著許多的巧合,來表明上帝仍然掌理這個世界!換句話說,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在上帝的手中,若非祂應允,沒有一件會臨到我們。

不過事情發生的當下,我們常常很難理解其發生的源由,如同這位母親生了男孩後,一定相當緊張,擔心他會被發現、被殺害,而當她好不容易避開左鄰右舍的監視,將孩子用籃子放在水裡時,竟又看到法老王的公主,你猜她心裡怎麼想?倒楣、擔憂、害怕?!故事的進展到此還非常懸疑,沒有任何跡象可以看出這孩子活得下去。但最後竟然出現大逆轉:法老王的女兒將他收為乾兒子!

顯然,世上很多事情的發展是出乎我們意料的,必須從後頭回過來看才會清楚,亦即藉著回顧才能明白瞭解上帝的帶領: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會遭遇這種苦難?畢竟在事情進行中,我們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就連保羅也曾這麼說:我們現在就像看著鏡子,模糊不清,但到了時候,我們將與上帝面對面,知曉一切的事情。

上帝的意念的確高過我們的意念,祂的帶領也確實有著祂美好的旨意。有時候我們會希望在特別的事情上,看見祂做出我們所期待的作為,然而上帝卻不見得如此回應,因為只有祂知道什麼對我們才是好的。比方來說,這位母親在此有沒有被提及名字?沒有!姐姐呢?也沒有!這是很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此重要的兩個角色,竟然都沒有名字?甚至連法老的公主也沒有!沒有名字意味著什麼?從文學技巧來看,沒有名字通常代表著沒有地位的人,如同戲劇中常出現的路人甲,是出現一、兩秒的小角色,不需名字。然而在此,這麼重要的角色竟然都沒有名字?為何會這樣?

事實上,這樣的安排為的是要凸顯上帝不只看顧那些大人物,祂也同樣看顧著你我這些沒有名字的小人物!在祂的眼中,我們都是祂最疼愛的兒女,無論怎樣的地位、怎樣的身份,祂沒有遺漏任何一個。而這種作法,很清楚地與我們普遍的社會期待不同,因為依據現代的社會標準,作為造物主的上帝使用的應該是那些有頭有面的人。然而,祂卻沒有這麼做,因為祂知道,什麼才是我們所需,什麼才是真正對我們益,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

這實在是一種母性的展現,換言之,我們的上帝不是只有很強的男性特質,透過這樣的記載,我們看到的是上帝溫柔、體貼的一面;祂看重人的需要,看重人的欠缺,為我們預備,為我們安排,這的確是很特別的一種母性形象,如同母親的心,願意為著她的兒女付出一切。這,確實是我們的上帝!一位充滿疼愛的上帝!(2008.05.11)

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

不甘心...



為了符合Stellenbosch的要求,
報了Unisa的Hebrew課程,
依照時序,期末考試是五月底。

雖然早知道這半年的時程緊奏,
既要應付資格考、論文的繳交,
還有教會大小事務的處理,
仍硬著頭皮"撩"下去,
希望能順利撐過去!

但,雙軌並行的結果,
好像真的趕不上這艘Hebrew的船了!

有點不甘心,
可是事實就是如此...
不管了,照著原訂步伐走下去吧!

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你只管說吧!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道書3:1-11)


生命,在於上帝手中!

如果不是上帝恩典,沒有人能多延一刻,
但沒有照著我們的意念多延一刻,
卻也不意味著沒有上帝的恩典!
畢竟,自私的我們只看著自己,
創造萬物的上帝,卻看著一切!


人常以為我們能掌握些什麼,
其實我們什麼都無法掌握...

上帝這麼對約伯說: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
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
你曾進到海源,或在深淵的隱密處行走嗎?
死亡的門曾向你顯露嗎?死蔭的門你曾見過嗎?
地的廣大你能明透嗎?你若全知道,只管說吧!

「只管說吧」,我真能說嗎?
「只管說吧」,我能說什麼?
「只管說吧」,我從何說起?

生命,
何其深奧難懂,卻又簡單明瞭,
不想瞭解時,她偏偏追著你跑,
嘗試解惑時,她逕自跑給你追...

生命,果真在於上帝手中!

藉著對生命的深刻體驗,
我,曾經風聞有你,如今親眼見你!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最後的住家


「你最近好像對學校很不滿喔!」
一位大學時期的學妹在電話中如此問道。

有嗎?我有對學校不滿嗎?
我只是對一些問題提出比較深切的關懷罷了!

「可是,看起來台神好像真的問題不少!」
問題不少...糟糕,我真的給人家這種感覺嗎?
好吧,我試著談談我對台神的認識好了。

作為一間台灣的神學院,
她已經有著先天上的不足:教育部不承認!
有人說,這無所謂啊,
反正之後是要到教會去的,
有沒有教育部承認有差別嗎?

我真的要說:有!差別極大!
教育部的承認不僅意味著學術單位的位置,
也代表著各項資源的提供與補助,
簡言之,就是我們的訓練環境相對簡陋。
我們既沒有辦法擁有足夠的師資來源,
也沒有辦法獲得相關經費的挹注。
除非我們打定主意,死守圍牆,
否則這扇門開的越慢,教會就離社會越遠!

其次,教會文化的牽絆也是問題之一;
台灣長老教會的百年歷史看似輝煌,
卻隱含著許多人事權力的糾葛,
使得原本應為教授治校的高等學府,
淪為教會政治下的角力鬥場。
尤其,神學院與教會間的特殊關係,
使得這種角力逐漸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讓神學院辦起學來綁手綁腳。

當然,我們沒有時間一一探討問題的根源,
然而從上述兩個不同的面向來看,
神學院在台灣的生存本身就是一項神蹟!

「存在既已這麼艱辛,你為何還如此苛求台神?」
我想,神學院的訓練不是只有講道、探訪的技術訓練,
她最重要的還是神學人的養成,而這是需要典範的。
這個典範應該是對於群體信仰的造就能有所助益,
並引領學生在批判性與投入性的擺盪中成長的牧者。
這樣的牧者典範,台神似乎還在培育中...

不過,神學人的養成,除了這個典範外,
還要有足夠的基礎訓練,包括聖經、系統、歷史等,
且必須能整合這些不同的領域在牧會的實踐上,
畢竟,學術與牧養沒有辦法區隔,甚至不應該區隔,
因為一位牧師必須先是一位學者,
否則他如何能適切地預備講章,
如何能在關懷時清楚運用聖經話語?

而這方面的確是台神的強項,
至少來自不同宗派背景、不同學術養成環境的老師,
在左右光譜皆有、形式特色多元的神學訓練下,
台神很能呈現神學背後那種豐富的多樣性。
況且,台神所處的複雜教會環境,
也很能讓學生從中有所成長,雖然過程可能艱辛...

「講這麼多,到底台神值不值得去讀啦?」
如果你單純只想當一位牧師,
不希望有太多繁複的學術訓練,
或許靈糧神學院會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你希望信仰不要有太多的挑戰,
不要有任何可能摧殘你信念的威脅,
能在正統的神學系統下平靜學習者,
中華福音神學院應該是不錯的考慮!
而如果你不怕被拆毀,不怕被批判,
不怕面對衝突,不怕接受破碎,
那麼,台灣神學院絕對是你最後的住家!

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園主的悲歌



馬可福音12:1-12

為什麼我們的閱讀會習慣性地找尋壞人?在《巫婆一定得死》這本書中,作者透過《白雪公主》等經典故事的分析指出,讀者尋找壞人的理由往往是為了確定正義是否被彰顯,亦即當讀者努力確認壞人時,他其實是期待著正義伸張的過程能平復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委屈。

然而,如果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自己竟是那壞人時,你會怎麼辦?或許有人認為這是社會層面的問題,但在信仰的真實體驗裡,果真不曾發生嗎?我們回頭想想,耶穌的這段葡萄園比喻,誰是壞人?

假使,葡萄園的園主被比喻為上帝,奴僕比喻為先知,兒子比喻基督,那麼那位將葡萄園園主的僕人、甚至他的兒子殺死的園戶應該就是壞人,而這壞人到底是誰?那些祭司長、文士或長老嗎?從12節來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這些祭司長、文士、長老因著瞭解比喻所指的對象,忿忿地離開了。換言之,壞人所指涉的應該就是祭司長、文士和長老,是這些人將耶穌釘上十字架的,是嗎?

若從整本馬可福音來看,可能不只!根據15章的記載,是百姓要求彼拉多將耶穌釘十架的,這意味著表面上的壞人是祭司長、文士和長老,實際上則包括以色列百姓都算是壞人,只是他們不自覺。

不過,兩千年後的我們,既沒有殺害過上帝僕人,也沒有逼迫過耶穌,應該與比喻中的壞人沒關係吧?對忙碌的我們來說,每個禮拜都固定來聚會,也努力參與事奉,已經相當不容易了,畢竟我們的前途、未來,若沒有自己掌握,會從天上掉下來嗎?因此,我們只是為自己多爭取一點私有空間而已,不算壞吧!

真是這樣嗎?為自己爭取一點私有空間是合理的範圍嗎?那麼比喻中的園戶同樣為了自己爭取私有空間為何錯了?因為葡萄園不是他們的,不是嗎?反觀我們呢?我們雖然沒有親手殺死先知,也沒有親手將耶穌釘在十架上,可是當我們在屬於上帝的世界裡為自己掙得空間時,我們已經形同將上帝趕出去了!換句話說,我們正是耶穌比喻中的那位園戶,不願意交還原屬於上帝的主權,更不准許祂干涉我們的生活!

你看我們生存的環境,不就是上帝主權下的葡萄園嗎?在這裡,我們有溫暖的家庭、有感情的互動,還有發展的空間,這一切我們都感到理所當然,但也因為如此,我們忘了恩典這回事!我們忘了早上可以起床是恩典,可以走路上班是恩典,下雨出日是恩典,甚至桌上的一粒米,都是上帝恩典的賞賜。

我們拒絕上帝,想要靠自己的力量獲得生存,通過經濟、政治、社會制度—如同總統大選拼經濟、拼安定的口號,來建立理想的生活環境。當然,經濟、安定都是一種需求,可是不要忘了,這是上帝的葡萄園,不是國民黨的國家,也不是民進黨的國家,是上帝掌權的國家!我們不是要去求國民黨給我們好的經濟,也不是去求民進黨給我們安定的社會,乃是單單求上帝的憐憫!即便我們有很大的自由來過我們想要過的日子,然而上帝也有很大的自由來決定我們的未來!

注意第九節怎麼說?祂會將葡萄園轉給別人!這很嚴重喔!若沒有活出應有的樣式,我們恐怕會失去住在葡萄園的機會。就如掃羅王輕看上帝的揀選,導致上帝真的將祂的聖神收回來,另外設立大衛為王。而當大衛同樣犯罪後,他則向上帝作了一個很重要的懺悔禱告:上帝啊!求你不要收回你的聖神!因為他親眼看見上帝對掃羅的作為!這是極為要緊的提醒:既是恩典,就不是理所當然!

祂可以將恩典賞賜給我們,也可以將恩典收回。在歐洲,有很多禮拜堂是可以坐幾千人的,但是現在剩十幾個人聚會。如果上帝可以將這些教會的燈台收回,祂當然也可以將我們個人的燈台收回。可能我們很難想像上帝會棄絕這些大禮拜堂,不過你知道所羅門的聖殿、希律的聖殿,上帝都曾棄絕嗎?你怎麼能這麼有把握,認為上帝永遠不離開你?有人或許認為現在是恩典的時代,上帝不會這樣做,若這樣,啟示錄的七個教會現在在哪裡?他們原本都是上帝非常祝福的教會,結果現在呢?上帝的確會將葡萄園轉讓的!盼望我們再一次思考,我們是用怎麼樣的心態住在上帝的葡萄園裡,並藉此重拾那起初的愛心。(2008.02.24)

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牛牽到北京...



Prof. Robert Jewett,德國海德堡大學榮譽教授,
一位享譽國際的溫文長者,
去年才剛出版了Hermeneia系列的羅馬書註釋,
是近年來重量級的新約學者。

他的方法,是從經文的修辭出發,
伴隨著社會脈絡的重建,
讓經文的意義不再囿於過往的系統化進路,
反而在處境性的意識反省中獲得了嶄新的面貌。

然而,
這麼學術性的談話,
卻掩飾不住他內心對於話語宣揚的熱枕;
他的展現,是一種以生命做出信仰見證的堅持,
既不矯情,也不做作,更不譁眾取寵,
單單就著經文,認真又慎重的傳遞出生命的信息!

在他身上,
沒有看到學術偉人的驕傲,
沒有賣弄文字懸虛,沒有擺放艱深詞藻,
反而是謙卑自持,傾囊相受。

很多時候,
這樣的學者是與整個牧養、宣教有距離的,
但他的言談竟不斷展露著跨越文化邊界的驚喜,
一方面深刻地扎根於經文的梳理,
另方面則深入地關注於每個處境的文化脈絡,
換言之,他是實實在在的一位牧者,
一位有學術底子又有宣教意識的牧者!

短短的幾天行程中,
他在中原會議廳發表了兩篇環繞Honor與Shame的專文,
也在政大文學院發表關於羅馬書的專論,
都獲得了相當的迴響,
但獨獨在台灣神學院--唯一的一所神學院校,
受到了十分無禮的對待!

七點開始的研討會,
只有負責翻譯與回應的老師以及幾位學生準時到場,
其他的老師、同學,則整整遲到了廿多分鐘。
當然,遲到是有理由的:台輔神聯誼回程時塞車!

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一位國際級的講員,
枯坐在空蕩蕩的禮拜堂,乖乖等候著聽眾到來,
甚至,還幫忙緩頰--不同宗派的聯誼是有意義的!

天啊!這是什麼樣的學校,如此大牌?
讓講員空等、陪笑臉,
老師與學生還零零落落進來,
即便Prof. Robert Jewett不計較,
身為學校一份子的我,都快鑽到地下去了...

難怪有老師生氣的說:
這是什麼爛決策,
如果行程上不允許就不要逞強,
怎可為了讓學校的行事曆能記上某某國際講員到此一遊,
就做出這樣的爛決定,真是大大地丟自己的臉!

我想,
如果,我們自己素質沒有辦法提升,
如果,連基本的禮貌都不懂,
你以為請大牌的講員有用嗎?
德國的Prof. Robert Jewett、
台灣專研二二八的阮美珠女士,不夠大牌嗎?
還不是襯托出自己的鄉愿、迂腐?
看著在場幾位中原研究生離去的不屑眼神,
我終於知道,學術與牧養的船為何漸漸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