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迎向主動的生命




列王記上17:17-24


每一次在預備講章時,我都會試著抓出該段經文與上下文之間的關連性,然而初次閱讀這段經文,卻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

試想,上帝於十七章開頭興起了以利亞作為先知,針對亞哈王敬拜巴力神明的事實提出警告:這幾年間,若沒有我的禱告,將不會有雨降下。到了十八章,果真發生了以利亞與巴力祭司的鬥法,顯然,這是上帝通過以利亞來修理敬拜巴力的亞哈王的敘事。那中間為何要夾雜著這個寡婦的故事?明明就是以利亞和亞哈王、耶和華和巴力的戰爭,干這寡婦何事?

一般來說,聖經不會無緣無故紀錄某個事件,任何的記載必然有其敘事上的需要,所以這段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只是單單記載著神蹟嗎?或許從主日學起,這一類的先知故事,總是脫離不了神蹟;在我們的印象中,不管哪一位,以利亞、以利沙、以賽亞,似乎只要是先知,除了預言,就是神蹟。但這裡真的只是神蹟記載嗎?當然不!這寡婦的故事,其實要從十七章的故事群組來理解。


當以利亞去警告亞哈王「天不再下雨」後,上帝將他藏在溪邊,早晚差遣烏鴉咬餅和肉來餵他,直到溪水枯乾為止。接著,上帝吩咐以利亞去找寡婦。以利亞聽從耶和華的話,前往外邦跟這位寡婦要食物和水,寡婦幽幽的說,「我只剩一丁點,乾脆煮一煮,我和我的孩子與你,一同吃喝,若真要死,就死掉算了!」不料,以利亞卻強調:「上帝曾吩咐,這個甕裡的麵粉,和瓶裡的油,直到雨下來前,都不至缺乏」。後來事情真的照著發生了。


可是,當一切都非常順遂時,這寡婦的孩子竟突然生病。寡婦理所當然的將這個問題歸咎於以利亞,認為是因著他的到來,導致上帝將她過去所犯的罪報應在孩子身上。一時間,以利亞也不曉得該如何是好,只好將孩子抱上樓,放在床上,問上帝說:「真是我害了他嗎?是我讓這孩子過世的嗎?」以利亞連續三次伏在孩子身上,為他禱告,因為他和這個孩子住的這段時間,已經培養了相當的感情了。結果上帝應允他的禱告,讓這孩子活過來。

在整個故事群組裡,我們看到上帝給以利亞的是階段性學習。當以利亞去找亞哈王後,是上帝將他藏了起來,更是上帝為他預備食物和水,他只是被動的接受,是上帝為他預備一切。之後,他前往寡婦那裡時,雖然也是被動地接受上帝的命令,但他已經開始要為自己負責,至少必須面對著可能沒有食物的考驗。最後,這孩子的過世,完全不在他意料之內,從他對上帝的回應可以猜測,當時的以利亞幾乎是驚慌失措的。畢竟過去都是上帝為他預備一切,他既不需運籌帷幄,也不需扛壓力。可是這次,上帝沒有說話、沒有作為,面對孩子的死亡,他腦袋一片空白。

很明顯地,這是一種成長的考驗:到底上帝的旨意是什麼?為什麼會讓我遇到這樣的事?以利亞決定呼求上帝:「耶和華我的主,求你讓生命再一次進入這孩子的身上」。這個呼求,是一種態度的轉變—從被動的個性,轉變為主動的個性;以利亞必須學習主動呼求上帝,而不是在那等候上帝的作為。雖然他完全不曉得上帝的旨意是什麼,但當他呼求時,上帝將會顯現祂的答案,讓他瞭解什麼是祂的旨意。

可以說,上帝通過這三次的經歷,為的是讓以利亞學習主動的個性,也就是主動對上帝的倚靠。因為以利亞馬上要面對巴力的挑戰,他必須對上帝有信心,必須堅定的倚靠上帝,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被動的回應。因此,神蹟的發生,是對門徒訓練的一種認證: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換言之,這一整段關於以利亞的記載,最核心的重點不在於神蹟的發生,乃是人的改變;是因著人的改變,神蹟才有意義。對上帝來說,人的改變才是最大的神蹟!

「遇見主,就必得到豐盛的生命」!很多時候我們不清楚為何會發生這些事情,如同寡婦一般,不知道孩子怎麼會死亡,甚至將其歸為罪惡的報應,然而當我們能學習倚靠上帝,學習從被動的接受走向主動的承擔時,祂將必然改變我們的人生,讓我們擁有更寬廣生命來面對接續的任何挑戰!(08.05.2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