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T台事件的反思

前陣子新聞界發生一件重大醜聞,T台記者為了應付「獨家報導」需要,捏造了黑道小弟持槍嗆聲新聞。雖然整個事件在警方積極追緝與輿論嚴厲譴責中,很快獲得解決。然而事件本身卻清楚呈現社會價值的劇烈變遷:曾經驅動著社會生活的道德標準與人文論述,此間已然失去其原有的高度與權威。法國社會學家李歐塔(Lyotard)將此稱為「宏大敘事的衰微」(Decline of Grand Narrative),意指作為理想衡量的宏大敘事,在社會的結構性變遷中逐漸消失。

反觀教會呢?我們有否拋棄屬於信仰的宏大敘事?是否也曾在某種特定需求下,拋棄了原有的信仰理想,無端創造所謂「獨家新聞」?或許「耳語文化」是其一;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對於教會內外的人事物予以誇張化、妖魔化,造成教會極大危機。但相較下更大的危機,是我們為了自己的需要,創造了許多不屬於信仰的敘事,尤其是關於耶穌的敘事!一般而言,生與死是我們對於耶穌生平最熟悉的論述角度。生,是溫暖的聖誕節,在現代商業社會的刻意催化下,聖誕節已經不再是基督徒的專屬節日,其成了流行時尚的經典符碼。死,則是壯烈的受難史詩,具備了為人犧牲的偉大情操,尤其被釘十架的血腥殘酷,更提供了現代嗜血社會期待的巨大戲劇化張力!但生平呢?或許因著篇幅過長,我們往往選擇性的閱讀,針對立即性的需求來尋找合適經文,甚至必要時,我們會予以重新編寫。換言之,耶穌的生與死在此成為一種消費,是為著我們的特定需求,加以切割使用;而耶穌的生平則成為一種虛擬平台,讓我們能輸入各樣情境,以獲得相符應的各種安慰與激勵。但,這樣的耶穌,仍然是那位道成肉身的基督嗎?

或許上述的分析太過簡化,然而我們捫心自問,對於耶穌如此工具性的理解,難道不正是當前教會界的主流思潮嗎?我們喜歡想像中的耶穌,喜歡那位慈祥、溫柔的牧羊人耶穌,可是別忘了,過於瘦化的福音並不是福音,它可能是瓶毒藥!我們的教會是否喝了太多這類的毒藥,以致逐漸失去了宏大敘事的理想?即便我們要走後現代的多元路線,但信仰核心的存在卻是不爭的事實,除非「行公義,好憐憫,與上帝謙卑同行」已經遭受工具理性的全面接管。對此,當代神學泰斗莫特曼(Moltmann)曾在《被釘十字架的上帝》中提出認同性(identity)與相關性(relevance)的雙重辯證。認同性是指藉著耶穌基督的十架帶來明確的身份認同,而相關性則是建立在十架上的認同所帶來與世間問題的關連。一旦教會太過強調認同時,相關性就會成為問題,反之,若強調相關性至一個地步,認同性就會出現狀況。過去我們的教會往往被認為是太過強調相關性,而忽略了認同性的重要,然而現今卻是連相關性都已逐漸淡化,更不用談認同性。因此,如何重新建構認同與相關的辯證關係,或許是我們教會重新找回信仰之宏大敘事的重要樞紐。過去,我們能夠秉持著信仰對社會提出針砭,現在,相信我們仍然能夠,甚至可以做的更好,只要我們願意投入,願意帶著上帝的盼望一起積極投入教會的更新,上帝將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2007.4.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