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我需要復活嗎?



哥林多前書15:12-19

禮拜五晚上,我們舉行了受難禮拜,藉由經文回顧耶穌出生、成長、傳道工作與受難四個時期,並進一步反省同樣處境下的台灣。

耶穌的出生,不是在富貴的家庭,沒有僕人的伺候,沒有舒適的房間,單單是惡臭、骯髒的馬槽;台灣的某些角落,亦有一群面對著貧窮無法上學、吃飯的孩子。耶穌十幾歲時,和父母來到聖殿,他卻非乖乖地跟在父母身邊,他有自己的主見、看法,是所謂青春期的耶穌;台灣的社會中,許多青春期少年面臨著感情、課業、人際關係的壓力,衍生出自殺、毒品等問題。耶穌成年外出傳道,為了堅持上帝國福音,與當時最有權勢的祭司長衝突,為了關懷、醫治生病的弱勢百姓,他成為法利賽人攻擊的對象;台灣仍有許多在衝突、壓迫、痛苦的環境中工作的人。耶穌上十字架,面對這恐怖、卻是人人都需面對的死亡;二十一世紀的現在,越來越多的癌症、AIDS,還有不斷進行中的戰爭,都是死亡的威脅。死亡,已經不再是老年才會遭遇的挑戰,只要活著,我們都必須認真看待我自己的死亡。

但,這樣回顧的意義是什麼?過往,我們使用的方式是單單看耶穌的受難,這幫助我們定睛於他,他確實在兩千年前為我們而死。然而當我們漸漸習慣只看耶穌的受難時,我們也漸漸習慣對耶穌進行切割:聖誕節的耶穌、受難節的耶穌、復活節的耶穌…可是,耶穌的一生真可以這麼切嗎?今天我們採用的尼西亞信經,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強調歷史上的拿撒勒人耶穌,正是現在坐在上帝右邊為我們代禱的那個永世的基督。換言之,這比使徒信經還早出現的信仰告白,指出彌賽亞的基督須從拿撒勒人耶穌一生的角度來看才完整。耶穌是真正道成肉身,在他出生、長大、工作以及受難的經歷裡,他完全體會我們的一切,無論處境是歡喜,或是悲傷,他都瞭解,因為他真正成為人。然而,作為人的他卻不曾離開過我們。

在我們的生活經驗裡,人往往會因著發現對方的真面目而離開,或者因著失望而切割。可是,這位道成肉身的耶穌瞭解我們的一切,卻選擇與我們親近,甚至通過祂所走過的每一步,取代我們所走錯的每一步,就算遇到試探或挫折,祂仍然陪伴。沒有人可以向誰保證一輩子順利平穩,每個人都必須面對自己的困境,但因著耶穌勝過試探,祂的復活表明上帝權勢勝過死失權勢,祂確實可以救我們脫離這樣的痛苦。這是很有意思的交換,初代教會的教父愛任紐稱此為奇妙的交換,就是「通過上帝的兒子成為人的兒子,讓人的兒子可以成為上帝的兒子」。這其實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這段經文中的重點:基督成為我們的盼望。在這個奇妙的交換裡,藉著耶穌從死裡復活,讓我們看見一個新的可能,一個從絕望、從死亡再站起來的可能。保羅強調:基督若未曾復活,就恁的信無採工,恁猶久佇恁的罪中,而且咱對基督的盼望若只有在現在看得到的生活,咱就是眾人中第一可憐的。換句話說,復活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一個永遠可以重新開始的機會!也可以說,耶穌的復活使我們擁有重新開始的可能!

我們回顧十字架事件發生之後,彼得、約翰這些門徒是多麼落魄,保羅原本是多麼囂張,但耶穌的復活竟讓這一切都改觀,彼得、約翰放膽傳講上帝的話,保羅成為初代教會最重要的宣教神學家。復活,正是這樣一個改變的力量,這個改變,就是一種重新開始的可能。過去那些不好的記憶,因著基督的復活成為向前的力量;我們不再被過去所綑綁,反倒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軟弱,如同保羅所說: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因為基督的能力覆庇我。這是信仰的動力,是因著基督勝過死亡,讓我們看見未來的盼望,一個不被死亡所轄制的盼望。但怎麼表現這個盼望呢?聖餐是重要的儀式。聖餐不僅是紀念耶穌的受難和復活,也是要我們記得,當我們受洗時,我們已經和基督同死同復活。也可以說,通過聖餐,是要不斷提醒自己,要過一個有盼望的生活。無論處境如何糟糕,無論面對的困難如何艱辛,我們仍然有從天上來的盼望!(2008.3.2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