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好書推薦:《如何閱讀聖經》(How to read the Bible)


推薦一本好書,目前還沒有中文翻譯,但實在非常值得一看。知名聖經學者Steven L. McKenzie所著的這本《如何閱讀聖經》(How to read the Bible),副標已經清楚點出寫作關懷:歷史、先知預言、文學—為何當代讀者需要知道其差異及其對今日信仰的意涵(History, Prophecy, Literature—Why Modern Readers Need to Know the Difference, and What it Means for Faith Today)。

在這薄薄200頁的小書中,Mckenzie以形式批判(Form Criticism)作為基本方法,清晰且有力的探討了不同文體的誤讀現象。簡單來說,形式批判認為聖經的文本存在著很多不同文體(genre),而這些文體都反映出特定的生活型態(Sitz-im-Leben)。以我們的報紙為例,裡面有廣告、讀者投書、政治新聞或社會新聞等,這些都可算是一種文體。我們不會把廣告當成新聞來閱讀,也不會把讀者投書當成廣告來看,因為我們清楚知道不同文體有著不同的意義與功能,即便只有被撕裂的一角,都能輕易地判斷出它的歸屬。

同樣地,聖經也有許多不同的文體,例如詩歌體、歷史敘事、先知預言或者書信,而這些文體距離我們至少兩千至三千年左右,如果不能克服時代錯謬的問題,而確切地掌握文體本身的特質與功能,將容易造成內容的誤讀。《如何閱讀聖經》便是嘗試提供一條小徑,幫助讀者更深刻地掌握古典文體的獨特角色,以避免將既定的錯誤印象讀入聖經。簡言之,學習判斷文體,從而針對其功能與背景來進行閱讀,將會給你截然不同的嶄新感受。

以本書的第一章為例,他的標題是:〈並不真的如此精確〉(Not Exactly as it Happened—Historiography in the Bible)。依據當代對於歷史編纂(Historiography)這一類文體的要求,大多偏向於歷史史實的翔實記載,目的在於詳盡地將歷史事件記錄下來,強調精確、客觀的文件特質。因此,當代讀者面對聖經所記載的歷史敘事時,也習慣以同樣的標準來看待,從而認定每個事件都必然發生過,都必然精準、客觀。然而,這樣的理解忽略了古代與當代對於歷史解釋的巨大鴻溝。

在聖經敘事發生的年代及處境,無論米所波大米亞(Mesopotamia)或埃及(Egypt)等地,歷史記載的目的皆不在於what,而是why。換言之,歷史是作為事件的解釋來記載的,是為了告訴後代:為什麼這件事情會發生、為什麼會有這些地名、人名等等。荷蘭著名歷史學家Johan Huizinga曾針對古代歷史編纂做了如下的定義:歷史是某一特定文化為自己的過去提供解釋的理智形式(History is the intellectual form in which a civilization renders account to itself of its past)。簡單來說,古代的史家並非以客觀、精確作為寫作規範,反而依據著特定的理由,為歷史事件進行著述。最明顯的例子,可以從列王記與歷代志的文本比對得知,同樣的事件,因著各自不同的目的與功能,而有不同的安排與落筆。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質疑,若這些記載不精確、不客觀,是否會摧毀聖經的可靠度、可信度?或者,更直接的說,聖經會不會有錯誤的可能?而導致聖經基礎的摧毀?其實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華人基督徒,特別有些激進的基督徒,將和合本視為神聖文本,不允許任何字句的更動(其實不只華人基督徒有這類現象,國外也有不少將KJV放置同樣位置的基督徒),更遑論去探討聖經文本的建構。但若深入瞭解聖經的形成,特別是編寫過程的研究,會發現這是不同範疇的問題。可惜目前關於這一類討論的中文書籍相當稀少—新約在黃錫木等學者的努力下,還有一些成就,不過舊約就可憐了,幾乎找不到適當的參考書(這也是另一個問題,舊約的婢女地位)。

無論如何,這是一本值得細細研讀的好書,除了歷史敘事外,Mckenzie還探討了先知文學(Forthtelling, not Foretelling)、智慧文學(Life’s Real Questions)、啟示文學(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以及教會書信(Issues in the Church),每一個文體都有清楚的經文解說,不致流於高來高去的理論建構。藉著挑戰讀者普遍的"錯誤"假設,從而提供適切閱讀角度的寫作方式,相信會讓你的讀經胃口大大提升,加上他使用的英文不是太難、價格又便宜,不看真的很可惜…

ps. 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形式批判不可免地有其弱點,而依據著其假設所衍伸的理解,當然也存在著進一步討論的空間。不過,正如安瑟倫所言:信仰尋求理解,我們都在追尋的過程,沒有絕對的答案,也沒有絕對的正確,只有不斷追求對上帝的認識,因為我們相信!

6 則留言:

信義宗小學徒 提到...

我比較好奇作者如何處理同一卷書內的不同文體,例如:使徒行傳(既是敘事,又夾帶宣講,但本身又是一封書信,而且還是續集)。

Struggle‧Beyond 提到...

這對McKenzie的這本書好像不構成問題,因為他本來就是針對不同文體,而不是以書卷為單位來進行討論。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對於Genre的處理手法跟Gunkel不太一樣,改採大範圍的定位,或許跟這本書預設的閱讀取向有關。

信義宗小學徒 提到...

如果只考慮文體,會不會變得太支離破碎?我當然同意要注重文體的特質,不過在考慮全卷整體性時,又得留意每卷書並不只用一種文體。

Struggle‧Beyond 提到...

的確,這是Form Criticism的諸多問題之一。早年,特別是Gunkel提出之時,啟蒙運動的影響還是非常深刻,對於歷史性的探究傾向讓研究者的挖掘越來越深,文體的判斷也越來越複雜,範圍越來越小,後來幾乎是字句的分離,以致慢慢出現了Redaction Criticism的反動。不僅如此,Form Citicism最重要的原則--Sitz-im-Leben,受限於當時考古學與相關外界理論的限制,無法有持續性的突破,也慢慢帶出了從文本後轉向文本中或文本前的詮釋學轉向。

不過持平來說,Gunkel的創世紀到目前仍然是相當重要的參考書籍,而近代Brueggemann依據Form Citicism所撰寫的詩篇也還是很有味道(已有中文翻譯)。其實Form Criticism在近代的運用上,已經不再拘泥於字句的分析,轉而往大範圍的文體定位前進,尤其是James Barr那本打倒TDNT的小書出版後,影響更是巨大;我之所以推薦這本書,就是因為作者已做了不少的調整,而且也在意識到問題存在並努力克服的情況下做出的精湛嘗試。

回到你的建議,混合文體的書卷除了使徒行傳,在舊約其實也不少--創世紀、出埃及記或以賽亞書等等,以編輯取向的研究當然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面向,但若能注意特定考量所帶出的特定影響,或許可以有更寬廣的瞭解(就像莫特曼的盼望論述,為了克服「後」的問題,專注於「前」)。

信義宗小學徒 提到...

嗯,看來這本書可以敗下來看看。XD
其實昨天的詩篇查經中,有人問道:「詩119的作者可能是誰?」我的回答是不知道,甚至是不是單一作者、單一時期的作品都不清楚,因為我們只有最終成品。不過,在這種大篇幅作品中,還是需要考慮可能存有的編輯構想。

Struggle‧Beyond 提到...

值得敗,雖然是針對一般信徒的著作,但還是有相當的學術水準。關於詩篇的部分,當代的研究逐漸轉往修辭的方向(rhetorical research),比較少探究作者的問題--當然,作者的角色在意義追尋的近代詮釋學研究裡,仍是眾多爭論的一環。但另一方面,沒有處理作者,不代表不處理setting或context。簡單講,就intertextuality來說,面對詩體的編輯問題,不再僅僅去問作者的身份(作者?編輯者?),而是更為注重寫作的處境問題,以及其所帶出來的影響。不過這本書並沒有提及詩篇的處理,或許是因為Form Criticism的進路,已經廣泛被拿來做詩體的研究--登基詩、懺悔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