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禁書?!


來南非讀書後,對於「禁書」有相當深刻的感受。

這個「禁書」不是早年白色恐怖下被禁止閱讀的黨外書籍,而是因語言隔閡無法閱讀的神學書籍。像是教授開的口試書目,有相當部分是轉譯自德文,也就是德文書籍的英譯本。而這陣子準備論文書目,也發現許多重要文獻都是沒有英文譯本的德文,甚至是希伯來文版本。

語言有多重要?對於舊約研究來說,沒有語言能力,幾乎寸步難行。當然,不少大部頭的書籍都有英譯本,然而翻譯作為一種寫作形式,他還是無法完全呈現原初的語境,這也是為什麼從事舊約研究幾乎都要求英文以外的第二現代外語,特別是德文能力的原因,畢竟早期很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以德文發表。但對於一般讀者,翻譯本的提供遠比提升語言能力實際許多,至少面對陌生領域,中文版的翻譯書籍助益最大。

這個語言問題讓我想到年初鄧開福老師來訪時,我們聊到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神學書籍的中文譯本。當初鄧老師嘗試引進文學研究,特別是馬可福音的敘事研究,找遍中文的福音書房,卻沒有半本適當的參考書,只好自己編寫中文講義。之後幾年,雖有零星專書問世,像是Ska的《我們的祖先說…》以及郭秀娟的《認識聖經文學》,但整體而言,文學研究的參考書目還是相當貧瘠,甚至不少神學院教授和牧者視其為洪水猛獸,認為聖經是上帝之言,怎可當作文學來研究,簡直大逆不道。

幾年前,香港回來了不少專攻文學研究的學者,掀起了文學研究的風潮,包括Fokkelman, Robert Alter等人的著作才慢慢被翻譯出來,連中國的華東師範大學都翻譯了Bar-Efrat以希伯來文寫作的《聖經的敘事藝術》(Narrative Art in the Bible)。當然,還有好幾本重要書目沒被翻譯,像是M. Sternberg的The Poetics of Biblical Narrative: Ideological Literature and the Drama of Reading或是Gunn and Fewell的Narrative in the Hebrew Bible等。但至少,在這些中文著作或譯本出版後,漸漸有牧師懂得採取文學研究的角度來預備講章,神學院也逐漸開設文學研究的課程。未來,相信這個領域的中文書籍將會越來越多,不僅是翻譯,也是本土學者的寫作。

然而,這是否意味著「禁書」不再是個問題?不,這僅僅說明,「禁書」在特定範圍裡是個可以被解決的問題,只是需要更多人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與嚴重,進而一同改善整個書籍出版的大環境。

坦白講,當前臺灣的基督教出版事業幾乎以神學光譜為導向,不僅各個出版社派系分明,中間偏左的書籍更是難以在書房裡看到。基本原因當然是顧客群,也就是買書的讀者,但更重要的因素則是讀者背後的社群意識型態。在商言商,基督教出版業為了維持生計,除了自己已經規劃好的方向外,沒有「特定」神學院教授、牧師背書或推薦的書籍,決不敢貿然出版,一方面避免賠錢,另方面維持聲譽,減少被標籤化或污名化的可能。

因此,要解決「禁書」的問題,最快的方法就是讀者自己培養閱讀的能力,既是克服語言隔閡,也跨越知識壟斷。換言之,唯有讀者提升自己的素質,讓神學光譜產生位移,就如之前提及的文學研究一般,那麼出版社才有理由出版好書,畢竟沒有讀者的出版,根本沒有意義也不會有價值。

6 則留言:

牽引‧跟隨 提到...

是啊!接觸多種類的書後,才真得發現不同書房出不同種類的書,是林立的不同山頭。
神學光譜,你的文章沒有專文介紹這主題喔?對於小讀者而言,需要一個小小單原先入門一下!

阿偉 提到...

的確是這樣,在我們學校的胡老師介紹之前,我對聖經敘事的理解幾乎等於零,好的書真的要多多翻譯,不要只是翻譯一些政令宣導的東西,多接觸是好事啊!視野會寬廣!

pharisee 提到...

其實,就看你們這一代....可以踩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前進,聖經研究是一磚一瓦的工作.....

Struggle‧Beyond 提到...

To 牽引‧跟隨:談神學光譜,得先有參考值,從而分左右,那就必須累積data,才有東西可以分,但問題在於現有的中文書籍不夠多,所以還是回來老問題,先多多充實自己,等data夠多時,再來談光譜或許好些。

To 阿偉:有好老師的帶領真的很重要,鄧老師在臺灣教敘事批判,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但現在才逐漸被接受,其他還有好多重要的聖經研究,在臺灣仍然被劃歸新派,實在是很可惜的事情。好好跟胡老師挖寶,畢業後要再這樣埋頭學習,大概不容易了。

To pharisee:的確,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更清楚,只擔心是否站的夠穩、夠踏實。

Redbrick 提到...

非常同意您的看法!在台灣,基督教出版社本就是小眾,很難有計劃並全面地引介歐美或第三世界的神學潮流,透過神學院老師的引介,未來的牧者多少可以打開原先較狹小的視野,聽到比較不同的神學聲音。

對於正在神學路上的我們,一起砥礪吧!希望能夠在語言上多用功,因而可以接觸到德文、法文甚至現代希伯來文的聖經研究著作。我的一位老師這樣說:「當你有辦法閱讀其他語言的神學著作時,你的思考視野自然會有新的開展。」誠哉斯言!

Struggle‧Beyond 提到...

謝謝Redbrick的鼓勵,神學路上能有相互砥礪的伙伴是件幸福的事,期待不僅僅是古代、現代語言,未來也有機會就著彼此研究來對話,一定很有意思。